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进步和现代传媒的高度发达,体育运动已经从原来纯粹的竞技行为,发展到集竞技性、观赏性、性为一身的公众体育运动,以它为核心延伸出一系列的经济行为。它不但满足人们的精神、需要,同时创造了巨大财富。目前全球体育产业年产值高达4000多亿美元,并保持着年均20%以上的增长速度,是增长最快的产业之一。在体育发达的北美、西欧和日本,体育产业创造的年产值都排进国内十大产业之林,成为其国内产业中的大项。体育产业是朝阳产业,体育产业惊人的发展速度使它在各国GDP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。据美国政府经济分析局的报告显示:2000年美国体育产业总值为4000亿美元,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2.8%,位居美国产业10大支柱产业的第6位。以足球产业为主的意大利体育产业,年产值高达182.5亿美元,位列国民收入的第三位。政府已经实现不在体育产业中投资,而只从中获得巨额税收。以工业为主的英国,体育产业更加兴盛。英格兰足球联赛的运动员们已经成为英国的高收入人群,并带动了相关产业的迅速发展。仅英超联赛的品牌价值即在10亿英镑以上。据2005年的统计,全球体育产业总产值已达4000亿美元,而中国体育产业总值仅上百亿人民币,还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。
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后,我国体育产业经济呈现出了蓬勃发展的态势。多项大型体育赛事,如2008年奥运会,2010年亚运会,2011年大运会等在我国成功举办,以及网球大师赛,F1方程式赛车等世界高水平赛事的引进,使人民群众观赏竞技体育的热情空前高涨,加上经济水平的日益提高,体育产业市场在不断的扩大,中国体育产业市场正迎来蓬勃发展的春天。但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,我国的体育产业规模仍然较小,还有着如下的诸多缺点:
体育消费意识仍然薄弱。我国除了北京、上海、深圳、广州等大城市以外,其他地区居民的体育消费意识仍待加强。一份统计报告显示:我国城市居民在体育相关产业上的消费,仍以服装鞋类和运动器材为主,对于体育赛事及周边产品的消费能力并不强,抑制了体育产业的进一步发展。
体育产业仍未完全市场化。我国体育赛事以前一直都是由国家体委包办,在改革过程中,才尝试性地使体育从政府行为向企业行为转变。但具体操作过程中仍以政府意志为主,不能形成完全由市场主导的产业化行为,企业在经营中无法获得足够的自主权。
缺乏专业懂经济学的体育产业人才。我国现有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人员多由退役的运动员、教练员组成,他们通常熟悉体育工作,但对市场运作及其规律缺乏了解,在科学管理和市场调控方面存在缺失,导致了我国体育经济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。在世界发达国家,如英格兰足球联赛、美国职业篮球联赛、美国冰球联盟等,均由职业经理人负责商业运营和俱乐部管理,摆脱了旧有体育从业人员的体制束缚,而他们专业的市场化运作经验,也使所管理的产业飞速发展。
免责声明:本商铺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,内容的真实性、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,一比多公司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。
友情提醒:为保障您的利益,降低您的风险,建议优先选择商机宝付费会员的产品和服务。